党的建设

【浙安工匠风采】不止于“兵” 记浙江安装青年技师、浙江省技术能手王小兵的自我升级之路

组图《闪光之路》1_副本.jpg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马云的一次演讲,鼓舞了一代追梦人;若干年后,这些追梦人们在各自的领域里拼出了属于自己的天地。王小兵,是其中一位。

2020年8月16日,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宁波市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浙江技能大赛在宁波举行,浙江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青年焊工王小兵代表浙建集团出赛焊接项目,经四项焊接工艺比武,脱颖而出,获全省第三名,被授予“浙江省技术能手”称号。作为全省最高规格的技能赛事(省一类大赛)和省赛精选项目及先进制造业重要工种,这份荣誉含金量极高。此时,他已是集团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一名新晋的焊接教练,距离他成为技师不到两年。

曾经是模糊不清的梦想,一步步成为现实。王小兵说自己很幸运,但焊花跳跃间的坚定眼神、粗糙双手分明告诉我们:这份荣誉,从来不是幸运这么简单。十余年间,从小焊工蜕变成省技术能手,小兵之路,从不止于“兵”。

 

跟风的小焊工,也有好胜的小拼劲

王小兵出生在河南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取名亦是当地寻常耳闻的。但是谁也没想到,平凡的“小兵”有一天会成为拔尖技能人才。

成为焊工,起初是随波逐流的一次选择。王小兵坦言,初中毕业时,自己成绩一般,因为焊工收入不错,就报考了河南省焊接工程学校。那时的他,并没意识到飞溅的焊花正在照亮自己的职场人生。

2005年12月,顺利毕业的他和同学们一起进入浙江安装第三分公司。车间里,初出茅庐的他跟着师父丁建军开始了日复一日的观摩和练习。手把手之际,焊花飞舞,师父的焊接技术,让他崇拜又向往。“那会,我们处理一个900毫米管径、21毫米壁厚的管口要整整11个小时,而师父只要六七个小时。”好胜心强的王小兵渐渐有了目标和方向,在一众师兄弟间冒了出来。“那一届进了四五个焊接学校的毕业生,小兵最好胜,最好学。”说起这位徒弟,丁建军言语笃定,“他有现在的成绩,都是他努力的回报。”

王小兵说,入职后近三年的时间自己都在摸索中度过,要学的、要练的实在太多。焊工苦吗?当然苦。穿着厚白的焊工服,左手端着护目罩,右手握着焊枪,一个姿势动不动就要站上两三个小时,平均每天要焊掉8-10公斤电弧焊焊条。新发的焊工服装熬不过几日便会被飞溅的焊花留下一个个孔洞,稚嫩的手臂留下点点红记。但在王小兵看来,这些都是不值一提的寻常事。

“除了练习,没有捷径。”年轻的小伙子收起了玩心,对手中的活,一次次重复练习,一遍遍耐心改进。在封闭作业的环境里,在闪闪发白的刺眼弧光中、在四处弥漫的呛人烟味中,王小兵一步步提升着自身技能,默默地计算着和师父之间的差距。

 

辗转历练,小兵开始带“兵”了

2008年,王小兵被分公司派到沈阳蜡化项目从事焊接工程,正式参与大型工业项目建设。从车间训练转向项目建设的王小兵遇到了焊工生涯中第一波考验。

项目部每天晚上要对当天的焊接作业进行拍片检验,第二天公布成绩,未达标就要重新返修。“刚开始那会,每天晚上都很忐忑,心里很不自信”,王小兵笑着说起当年的糗事。

作为特殊工种,焊工不但需要细心,还需要高度专注,无论是平焊、立焊、横焊、仰焊位置的变化,还是焊接电流大小、焊缝清根、焊脚高度等工艺,都要求达到一定的水准。不然,轻则返工,重则影响施工质量与进度。好胜心强的王小兵,自然不允许自己的作业多次返修。反复试验,不断总结,很快便凭借多年稳扎稳打的技能适应了工地作业。这个项目,他的个人焊接合格率达到98.5%。

机会属于准备好的人。2010年,技术过硬的王小兵被分公司派往萧山双兔新材料项目担任焊接班组长职务,开始带“兵”了。7个人的焊接班组,承担了项目最核心工艺管道夹套管的作业,单面施焊双面成型。业主单位对焊接质量、工艺非常严苛,要求100%拍片无损检测。内壁光滑平整,无不焊透、夹渣、气孔等,余高不超过2毫米,这是Ⅰ级片的标准。王小兵顶住了压力,以身作则,带着班组成员反复钻研,按照焊接作业指导书施焊,从抓意识到抓技能,实现了质的飞跃。“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有资格去要求别人”,王小兵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工程期间,焊接班组整体合格率达到了98%,最高合格率达到了99.8%,提前完成了施工进度,受到业主单位多次表扬和奖励。他带领的班组还获得一项特权。“从前期百分百拍片到后期全部免检,这是我作为班组长感到最自豪的事情。不能辜负业主的这份信任。”

免检期间,王小兵带领班组不骄不躁,保持一贯的水准,让业主方对这支浙安铁军刮目相看,“业主对我们班组的焊接活儿非常满意,一期完工后直接让我们跟进第二期。”

从14mm管径到2400mm管径,王小兵完工的焊缝长度越来越长,焊接的难度越来越高,参建的项目越来越多。2010年,因个人业绩突出,他被三分公司授予十佳青年称号;2011年被集团授予劳动模范称号。荣誉接连而来,王小兵开始意识到,焊工这份职业对他而言,存在着更多的可能。

 

 年轻技师跳转职场,一切皆有可能

浙江安装崇尚工匠精神,积极锤炼铁军队伍,坚持把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作为头等大事。王小兵,正是集团重点培养和选拔的技能人才之一。

在集团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蓝图之下,班组长王小兵开始挑战不同岗位,解锁不同技能。2018年,他在青海大美煤业尾气综合利用项目担任焊接技术员、焊接检查员,辅助焊接工程师完成焊接施工方案、焊接工艺卡的编制及协调检测公司现场点口委托检测等工作。2019年,他在中化泉州HDPE装置项目担任焊接负责人,独立完成焊接施工方案、焊接工艺卡的编制及管道试压包资料的编辑整理工作。曾经的小焊工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岗位角色的转变让他自我学习的意识越来越强烈。

长输管道向下焊、不锈钢焊条电弧焊、PE管热熔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钛管、镍管钨极气体保护焊、埋弧焊,不知不觉,王小兵考出了7本专业焊工证书。

无论何种身份,他总是积极投入,毫不保留地和身边的工友探讨技术难题,分享心得经验,力求更好更快地解决施工现场出现的各项问题。久而久之,他所在的班组便形成了一种质朴而整齐的精神气质。

31岁这年,王小兵从一位普通焊工升级成为一名焊工技师。“2018年度浙江省青年岗位能手”、浙江省钢结构及幕墙门窗行业“最美工匠”,作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他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自信。身为浙安铁军的一员,他找到了归属感和价值感。

 

愈战愈勇,焊花照亮成长之路

“时代点燃梦想,技能改变人生”,这是张贴在集团每个车间的励志标语。如今,王小兵有了更深的领悟。他是践行者,也是受益者。在全社会倡导工匠精神的时代,王小兵抓住了集团递出的橄榄枝,是幸运也是必然。

为了引导职工爱岗敬业,推进自有技能人才梯队建设,在专业领域继续做强做优,集团要求充分运用技能大赛这个平台,促进技术工人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双提升。2018年,时任青海大美项目部焊接技术员、检查员的王小兵在集团内部的技能比武中脱颖而出,由此也遇上职业生涯中的伯乐、焊接生涯里的第二个师傅——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主任杨华平。杨华平是浙江省首席技师,焊接行业领军人物,其工作室被列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出了多名国赛、省赛焊接冠亚军。“2018年那次选拔,王小兵的成绩一直在第一、第二的位置。”杨华平至今清楚地记得他当年的成绩,“肯吃苦、脑子活,工地待得久,实操经验也多。” 

成长不舍昼夜,青春有梦引航。集训期间,王小兵在杭州半山基地和青海项目来回奔跑,挤着时间完成了所有培训任务,在一遍遍刷题、实操、巩固中,王小兵的短板得到迅速提升。2018年,王小兵和程辛辛组队代表集团参加浙江省青年职业技能竞赛,在焊工组获得全省第四名的优异成绩。“从没想过能在省级比赛中获奖,当时的心情真的非常非常激动。从心底感谢教练的悉心付出。”2019年,王小兵代表集团参加第十四届全国工程建设系统职业技能竞赛,获全国工程建设系统优秀焊工称号,止步名次。

2020年省技能大赛,他不想再有遗憾。即使在最热的八月,他仍坚持每天在40多度高温的车间里训练12小时以上,苦练焊条电弧焊仰焊板板对接、二氧化碳气体实心焊丝保护焊管板对接、铝镁合金钨极氩弧焊管管对接等技能项目。一天下来,工装服上布满汗碱绘出的层层印记,头发上沾满飞扬的金属尘渣,十八般焊接姿势轮番上阵。

负责集训的杨华平忍不住感慨:“小兵真的很有毅力,面对每天高强度集训,站出了痔疮都在咬牙坚持”。

努力终将得到回报。这一次,他获得全省第三名的好成绩,用努力和坚持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从工地走向焊校,先定一个“小目标”

爱才好士的杨华平向集团提出建议,邀请王小兵加入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成为杨华平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一员。“我觉得王小兵具备这样的优势和潜力,从工地走向焊校,对他个人成长和职场前景都是很好的机遇。对集团来说也是贯彻落实《浙江安装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2020-2025)》,保障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这是双赢的选择。”教练杨华平的诚意和用心打动了王小兵,从榜样身上,他看到了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以及从未思考过的职场规划问题。

2020年5月,在集团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之下,焊工技师王小兵从三分公司调往培训中心,正式成为一名焊工教练。“作为培训中心最年轻的教练,虚心好学、勤学苦练,一来就把车间里的脏活累活都主动揽走了。”杨华平忍不住夸赞。

在培训中心,王小兵和入职师傅丁建军再次相遇,和师傅同为教练并一起工作,大概是王小兵最意外、最骄傲的事了。当年的崇拜与向往在十多年的汗水焊花交织中竟然一一实现。更让他惊喜的是,自己正式拜最美“浙江人•最美工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筑工匠杨华平”为师,接受更为系统、细化的深造学习。  

榜样的力量,让他坚定地迈向新征程。“焊接这行要学精,是要狠下功夫的。”面对荣誉和身份转变,王小兵保持着清醒又谦虚的头脑。“尽快独立编制‘四新技术’的焊接工艺评定”是他给自己定的小目标。

 

这是工匠精神蓬勃壮大的时代,是技能工人面临的最好时代。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2019年,杭州设立了全国首个“926工匠日”。身处杭州,浙建集团、浙江安装集团,更是全力支持培育工匠文化,鼓励壮大能工巧匠队伍,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促进产业发展动能转换,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2020年9月由浙江安装承办的浙建集团焊工职业技能竞赛上,王小兵第一次以裁判的身份全程参与了评委工作。回首来时路,王小兵感慨:是无数个第一次,成就了此刻的他。一次不经意间的选择,开启的却是充满“闪光”希望的职场道路,幸运地遇到了良师益友,走运地乘着集团送来的发展东风,在电石火光间滴落的汗水汇聚成了追梦路上的动力源泉。

星光不负赶路人,“小兵”也会成“大匠”。一步一个脚印,踩出的是无限可能。(党群工作部  叶宏嘉)